什麼是節日營銷3 G; r9 v$ Z2 E
9 [5 {8 {/ G: k% Y$ Z+ M5 r) g8 E1 o
顧名思義,節日營銷就是指在節日期間,利用消費者的節日消費心理,綜合運用廣告、公演、現場售賣等營銷手段,進行的產品、品牌的推介活動,旨在提高產品的銷售力,提升品牌形象。歸屬上,它是整個營銷規劃的一部分,而不是短期的售賣活動,對於一些節日消費類產品來說,節日營銷的意義顯得更為重要。
0 z1 t/ z3 N# N$ J; F7 L4 B6 t 一年的節令可分成四類。一是法定假日類:元旦、春節、三八節、五一節、六一節、教師節、八一節、國慶節等。二是非法定假日類:端午節、情人節、清明節、母親節、父親節、中秋節、元宵節、復活節、聖誕節等。三是民俗時令類:夏至、冬至、立冬、臘八等。四是商家自定假日類:店慶日、服裝節、風箏節、美食節等。當然產品不同,節日的重要性也不同,比如元宵節絕對是湯圓的專利。
. Y! K( w A; H5 G9 `3 Z; E# q/ j
, {" Y& i: l v- H: z o/ Y H% d1 Q
為什麼要進行節日營銷 ' X; Q- N+ y/ k1 L- f8 s
節日消費心理的特點決定了不同平常的節日售賣形式,對於新品牌的推廣,更是給消費者親密接觸的絕佳良機。對於大賣場而言,顧客直接選購產品的終端,在節日期間更是值得期待,感覺消費時代的來臨,使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上個世紀90年代的重視商品性價比到今天同質化時代的感覺消費,消費者越來越隨「心」所欲,而商家精心營造的隨「心」所欲售賣氛圍,就會使消費者不自覺地「跟著感覺走」,實現目標銷售。 ) N8 T3 D% I$ t" i2 n* J& i
對於快速消費品來說,節假日的銷售也有著重要意義,我國目前的節假日為114天,幾乎佔到全年的1/3,而「五一」、「十一」黃金周所體現的市場價值更是足以堪道,據上海的一家大賣場統計,「黃金雙周」期間的銷售幾乎佔到全年銷售的40%。那麼節假期間如何吸引消費者有限的注意力,把握節日消費市場的熱點和需求變化趨勢,做大做活節日市場?我所在的企業以生產水餃、湯圓、粽子等傳統中式食品為主,其超過一半以上的銷量是在節日前後進行銷售的,因此在實踐中積累了深厚的節日營銷經驗,經過悉心整理,總結出以下規則,與大家分享。 ) p! ~: X) {3 I, @ Y3 W2 A
5 }/ P# v" B M2 J7 L, V" ?
- C5 ^( j7 ]( R$ W/ {
策略一:出位創意 烘托節日氛圍
" W$ a$ W, U7 p1 B: d 節日是動感的日子,歡樂的日子,捕捉人們的節日消費心理,寓動於樂,寓樂於銷,製造熱點,最終實現節日營銷。針對不同節日,塑造不同鮮明活動主題,把最多顧客吸引到自己的櫃檯前,營造現場氣氛,實現節日銷售目的。如去年端午節,我們在賣場把超市的端頭設計成龍舟的形狀,龍舟上既可擺放XX真空粽子,又可擺放宣傳端午的物料,在現場營造出一個濃厚的端午節氣氛,而贈送香包,開展端午文化大賽的民俗表演更增強了節日熱鬧氛圍,激發了眾多消費者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
_$ N3 P' `8 Q; w( V& N; C9 ^' T: X: t" Q
+ T1 X; i2 p- ^" r o
策略二:文化營銷 傳達品牌內涵 , {. {9 _$ l. j6 g) Z0 o$ q. Y- I7 x
文化營銷,嫁接節日的文化氛圍,開展針對性的文化營銷。充分挖掘和利用節日的文化內涵,並與自身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吸引眾多的消費者,在給消費者藝術享受的同時,也能帶來良好的市場效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比如情人節,我們在賣場開展的「情侶過三關」和「湯圓代表我的心」智力闖關活動,就很好的洋為中用,不僅增加了我們XX湯圓的文化外延,還通過活動傳達出情人節的浪漫與溫馨,而且,平時兩人之間羞於表達的想法也可以借此表達,也豐富了節日內涵。在去年中秋節,我們通過舉辦「幸福一家人家庭廚藝大賽」,就成功的演繹了濃烈淳厚的傳統親情文化,在團圓歡聚的親情中營造出良好的購物環境,也不失時機的把我們的XX品牌內涵傳達的惟妙惟肖。其它如燈謎擂台賽、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已成為商家吸引消費者「眼球」屢試不爽的妙招。& h3 E, B* s$ A3 q/ s
+ k1 T* }1 `4 G0 F 策略三:互動營銷 增強品牌親和力
/ b$ S5 Q( Y( Y$ y) ` U. b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費者的需求開始由從大眾消費逐漸向個性消費轉變,定制營銷和個性服務成為新的需求熱點,商家如能把握好這一趨勢,做活節日市場也就不是難事了。去年端午期間,我們在長沙開展的「來料加工——教你包XX粽子」就頗受消費者親睞,我們的女工展示的包粽子絕活讓那些都市裡的家庭主婦看得嘖嘖稱讚,現場的銷售也是一片火爆。而賣場,更是節日營銷的主角,深圳沃爾瑪曾開闢先例,讓顧客自己設計禮籃或提供不同型號的禮籃,由顧客挑選禮品,不限數量、品種、金額,既可迎合不同的消費需求,又可充分掌握價格尺度。此法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不僅大大增加了生鮮部的利潤,也促進了其它部門的銷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