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eBay易趣正尋求買家 將全面退出中國/ I) g* y/ R5 d) v2 I: s
. A9 |4 U1 j$ Z(轉)傳eBay易趣正尋求買家 將全面退出中國
* I( G4 v( H6 \9 ^$ Y* p4 X) ~# z! A4 D4 j x) ~4 Y
「收購的內部協議肯定已經簽了。」9月25日,一位接近eBay易趣高層的人士向記者透露,TOM集團將在數日之內宣佈全面收購eBay易趣及寶貝在中國的業務。( p* k8 F% t+ ]& e" O/ K
: \$ d' W: x ]3 p
此前,TOM集團旗下的TOM在線已經成為eBay另一項業務——Skype——的中國區總代理。
% S# S6 F0 y$ q
9 B1 }# ^& b" B& v2 ^6 ?
- O) Z7 N9 U: M w9 E) d5 e' }' W/ p9 b$ b
8 S" Q: T+ H! ~% ?5 ?5 U 「這個消息我目前沒有辦法確認。」當記者就此向eBay易趣及寶貝中國首席執行官廖光宇求證時,廖光宇強調目前還沒有辦法確認。不過,此前一直擔任寶貝中國區總經理的廖光宇同時透露,寶貝中國確實一直在尋求中方合作夥伴。8 I$ }1 `2 f5 T/ J
. M6 x4 s" V0 C" G8 N& h 而eBay易趣前首席執行官、現任顧問吳世雄的態度則更為曖昧:「現在不方便評論,過一段時間再聊比較合適。」
2 n$ k& Q+ C& D& u! ~9 J" W. t/ b$ g
eBay全面撤退
. j0 O' K$ h7 q+ F; o6 y& A: B& v) V
+ f$ W" t& i: n; m 「eBay不玩了。」上述接近eBay易趣及寶貝中國高層的人士告訴記者,可以肯定的是,根據協議,eBay將全面出售其中國區業務。& o; B7 x" f4 }1 ?
& @) n& E; i% K" z8 ?
「eBay可能覺得中國區業務一直處在下滑的狀態,所以才會撤退。」該人士進一步分析說。8 V) W m1 [/ j$ Y
5 o1 v- X( j' W6 F! }4 w! P
2002年3月,eBay總裁兼CEO惠特曼出資3000萬美元,從比她小13歲的哈佛校友邵亦波手中收購了易趣1/3的股份。當時易趣佔有中國C2C市場90%以上的份額。按照雙方當時的協議,2003年,eBay以1.5億美元收購了易趣的剩餘股份,從而也正式拉開了eBay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 O: M* b- I. Q: H+ X4 k$ Z
: w- a% R! p; [+ I6 J. A4 c 但讓eBay沒有想到的是,2003年4月,馬雲(馬雲新聞,馬雲說吧)創立淘寶網,進入原本由易趣一家獨大的C2C市場。而馬雲一開始就採取中國網民更容易接受的免費模式。很快,易趣的客戶就開始向淘寶網流失。4 O8 d3 ^7 i) i9 R: d
8 [: B7 R9 Z/ G' p$ w
面對客戶的流失,2005年1月,eBay宣佈將在中國投資1億美元,全面狙擊淘寶網。但是面對免費的誘惑和淘寶網人氣的不斷上升,除了一些「骨灰級」的客戶堅守之外,eBay易趣的市場份額開始全面下滑。" z5 [9 g' z6 {) M; g" v% S! v
5 [* [) n& f8 O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此前發佈的《2006年中國C2C網上購物調查報告》顯示,根據購物人數與購物頻度計算,2005年度中國C2C購物網站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城市的用戶市場份額分別為:淘寶網67.3%,eBay易趣29.1%。
9 v9 O ]4 j- d1 H7 Q1 b; _- H- U ^/ N) S: B) r5 U
實際上,eBay有意撤出中國市場的傳言已經不是第一次。記者從阿里巴巴內部人士處瞭解到,早在阿里巴巴和雅虎商談股權合作的時候,eBay也曾找過馬雲,希望將eBay中國區業務出售給阿里巴巴。但是,後來據稱由於馬雲迫切需要搜索業務來支撐其電子商務的發展,最終選擇了雅虎。
# n9 G2 u) y; S% e% d* }* ~% T. |2 M2 ^6 @! p# H) ]" K6 h* p1 N6 Z' `
在同馬雲合作努力失敗之後,eBay開始轉而同TOM集團商談合作。「當時都談得差不多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沒有對外宣佈。」阿里巴巴的這位內部人士表示。
/ l e# X' a o/ |5 V3 C& F; K$ {5 P0 o. G" a% \& X/ y+ }3 b* I5 m
除了業務不斷下滑之外,eBay在中國也遭遇到其他的一些困難。「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擬定《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規定外資只能持有網上支付企業一定比例的股份。」廖光宇向記者表示,由於此前寶貝的外資持股比例可能不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所以一直在尋找中方合作夥伴。! e+ i3 Q2 I3 ~3 G
5 D- W0 G7 H2 n7 m5 e/ V$ y+ b
TOM集團接盤猜想/ j% t! G4 D9 g8 r% i; R9 y$ W
2 t* p, X& O& ~2 e 此前不久,TOM集團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湯美娟曾對外透露,互聯網將是TOM集團下半年收購的重點領域。
* Q: x$ g( f0 q
( V$ H& l$ \% E% n) ?) o- N% G: H 9月24日,記者曾試圖通過電子郵件向湯美娟求證收購eBay中國區業務一事,但是截至記者發稿時止,沒有得到湯美娟的回復。而9月25日,TOM集團企業傳訊總經理李淑韻則對記者表示,「暫時還沒有具體的資料可以公佈。」9 d) V( n" a/ d7 F! y
4 G, l* K( }8 W5 ~' F3 S6 J( z 實際上,併購正是TOM集團的起家之寶。僅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期間,TOM集團就先後參股了25家公司,與合作夥伴成立了9家合營公司,同時收購了12家戶外廣告媒體。正是通過這些收購,TOM集團才迅速成長為一個包括互聯網、戶外傳媒、出版、體育、電視及娛樂五大業務在內的跨媒體集團。0 g: w4 z, v* v
( I9 X, q) w0 r- U7 o% o
「目前還不清楚是採用類似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的模式,還是單純的現金收購。」前文提及的接近eBay易趣中國高層的人士表示。
% Q& K i; i/ I( S- {" M8 w
0 E, p5 h7 B, E6 k$ H6 }6 f/ F- c 相比較而言,如果採用類似雅虎和阿里巴巴的收購模式,TOM集團的財務壓力較小。而如果採用現金完全收購的方式,TOM集團則將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畢竟,到現在為止,eBay在中國的投入已經超過了2.8億美元,「出售的價格應該不菲」。
2 i! g) O4 v. g7 G& w" H; ^
% B7 M" d5 U; D4 J TOM集團的財務資料顯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其銀行存款和現金結餘約為17億元港幣,可以使用的銀行貸款總額約為21億元港幣。這些就是TOM集團可以用來收購eBay中國區業務的重要「彈藥」。) h* s! j0 A* k! \9 i
6 A% J' }. o) w: u+ e
據上述接近eBay易趣高層的人士分析,此前幾天,廖光宇接替吳世雄擔任eBay易趣和寶貝中國首席執行官也是在為收購的過渡做準備,「廖光宇的強項是在金融領域,並不是電子商務,應該是過渡性的」。: C N: \1 @. N5 {+ T" N
0 [3 H ^ w4 C0 s W; F0 W
但是不管最終的收購方式如何,可以肯定的是,TOM集團全面收購eBay的中國區業務將給淘寶網和eBay易趣目前的市場競爭態勢帶來新的變數。畢竟,TOM集團大股東李嘉誠和第二大股東周凱旋的資源、人脈關係和對內地市場的瞭解,都要在原來eBay那些美國高管之上。(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