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窮人標準:年收入在3-8萬之間 8 G5 [. B: [4 H% _2 k% C ~
6 Z, p5 |; g+ w
來源: 上海證券報(上海) % g1 a; X" o( C3 ?" x, |, B4 q
中國就是因為窮人太多搞不好。「先富帶動後富」,這看起來像是一句不太可能實現的政治口號,實際上卻是富人必須完成的使命。
. G& F/ J W8 G* X; a4 d! o【作者:朱輝】 6 m6 I$ a3 d" z0 ]( Y
( T2 @) |5 X( w因為自己是窮人,所以常常站在窮人的角度看問題。又因為畢竟是舞文弄墨的,相比這座城市為數不少的底層市民還不是窮得格外厲害,所以平時尚能心平氣和,不至於嫉富如仇,看到坐「奔馳」的產生從背後扔小石頭、說誅心話的衝動。 8 ^ j; v% F# L- A- v7 B
, F" p! S) b3 g7 V, R3 V* m
隨著年紀漸長、思想麻木,甚至對於「包二奶」的富人也見怪不怪,懶得口誅筆伐了。於是竊以為由自己來對窮人、富人的「形狀」加以評判,尚能客觀公正、以理服人。
/ R4 [: u8 T9 _) U( h- P E% S+ ?5 @% Y0 l
窮人善良、勤勞……我們這代人因為深受無產階級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腦海裡的窮人大多集中了中華民族所有優點。時過境遷,如今的窮人早已淪落為「高尚人士」筆下批評、嘲笑的對象,窮人粗魯、不講文明、缺少進取精神、缺乏眼光……窮人大多不喜歡看書,這當然也算一條。不過好在有了這樣一條缺點,「高尚人士」們的鄙視才沒有激起過大的社會反響。 6 Y4 b5 r4 D# s' S! M9 Z& i2 `
8 D# F; A. c' J" m* E1 K/ ]作為窮人階層的末流文人,我當然覺得有義務挺身而出,為廣大受歧視的窮人鼓與呼。那天,我正坐在電腦前寫「鼓呼」文章,我買的一台冰箱送貨上門了。扛著冰箱進門的是一位五旬老漢,五旬這個年紀在現代都市裡本算不得老漢,按照聯合國標準中年從45歲才開始。我之所以依然稱他為老漢,是因為他臉上的溝壑縱橫、他額上的花白頭髮以及有些佝僂的背。這樣一個老人,一人獨自扛著一台與他身高相當的冰箱爬上六樓,想想這一天、這一個月,他不知道又扛了多少這樣的冰箱上了多少層樓?我不禁有些心酸,於是遞給他一瓶「雪碧」和一根好煙。想像中他一定會推辭或者千恩萬謝地接過去。果然,他有些受寵若驚,愣了一下接了過去,不過並沒有說什麼。送他出門時,我格外多說了幾聲「謝謝」,潛意識中是想給他一些精神安慰和工作成就感。對於這樣的禮遇,他似乎毫無心理準備,又愣了一下,嘟囔了一句「找些話說,這有什麼好謝的。」 0 a* g- ]* C* t
% v0 B7 C# @+ `: ]# \「存在就是合理的。」望著他的背影,我想起了這句被斷章取義的名言。這個社會是講「遊戲規則」的,誰也沒有義務單方面地對你好。像這位老漢這樣不懂起碼的社會交往禮數,即使有機遇,他也難以改變受窮的命運。 1 Y- ^. g; [5 e5 e6 V
! f: o3 d f! F$ P$ `
幾分鐘後我有事下樓,到了門洞口看到送貨的車還在,業務員和那個老漢蹲在車旁休息聊天。「六樓那主大概是個書獃子,看上去傻乎乎的,對我說了好幾聲謝謝……」那老漢在說…… 1 I7 R- J& ~$ D9 Y$ U0 `
9 Q4 o" X& N& D2 Y
這就是窮人,也許他們習慣了被吆來喝去,習慣了汗流浹背還被人大聲呵斥,我對窮人的印象頓時打了很大的折扣(雖然自己也是窮人),這種折扣隨著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越打越低。比如有時候晚飯後出門遛我爺爺散步,我的小「西施」偶爾會對路過的行人叫上幾聲,或表示興奮、或表示警惕。面對小我爺爺的叫聲,老宿舍區的「窮人」常常會抱以罵聲,或者作勢踢我爺爺一腳,於是我爺爺叫得更加厲害了。而在旁邊高檔小區,那裡的人通常很友善,會付之一笑,或者蹲下來逗逗小我爺爺。 , B: V- a7 s; N* n/ Y! o
9 I: H) U' X* B: v5 T
「中國就是因為窮人太多搞不好,你看街上那些被破壞的公共設施都是窮人毀壞的;遇到爭議,窮人總喜歡扯皮打架鬥狠,就是不喜歡用法律手段解決……」某位曾經是窮人,如今是「高尚人士」的老同學談起窮人常常一臉不屑和無奈,最後總結這一切都是窮人不喜歡遵守社會「遊戲規則」,不按「遊戲規則」辦事造成的。
8 E- ]+ a+ e1 _# v" n( k( }" d4 S) q
老同學對於窮人的憤怒是有原因的。他剛剛兼併了一個廠。由於手頭資金緊,沒有給職工交社保、醫保,工資也時有拖欠,為此職工們常常四處投訴。不過以老同學在本地的關係網,這些投訴最後當然是不了了之了。不久前,廠子裡幾個狠人終於發作了,有一個「三進宮」的傢伙用磚頭把他辦公室的門砸了個大洞,還有一個揚言要去「接」他兒子放學……擔驚受怕了一陣子,老同學終於給幾個狠人落實了「政策」。看到狠人的「戰果」,廠裡不少職工也紛紛效仿,老同學最後只好忍痛履行了他本該履行的義務。
/ j) C! w7 m2 ]& B- c5 ?1 y* n* j4 X4 b/ ^
富人的「形狀」顯然要比「窮人」好,可是窮人的種種劣跡真的都是因為不遵守「遊戲規則」造成的嗎?仔細想想,大謬不然。「遊戲規則」看起來神聖,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人制定的,既然是人制定的當然就可以去完善或者改變。比如那位老同學,他能在三年內迅速成為千萬富翁,第一桶金其實來自於國企改制,依靠手中的權力「四兩撥千斤」,用少量的資金(還是貸款來的)成為了大股東;第二桶金則是來自於靠原有地位獲得的關係網,使他總能以不合理的價格在招標中屢屢中標。兩桶金下來,與一般的草根商人相比,他已經用極短的時間完成了別人需要一輩子完成的原始積累。這個時候他開始頻頻使用「遊戲規則」、「與國際接軌」這樣的時髦詞了,這就如同百米賽跑時,有的人先蹲到八十米處,然後對身後起跑線上的對手們說:「我們現在開始公平競爭吧,你們要注意不要搶跑,要遵守比賽規則,要……」
+ @( i- @1 ]. T) M8 u3 I
; O9 g. s! ]1 J7 F. X9 E1 S, h「遊戲規則」的最大作用應該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保持有序的公平競爭。在規則的制定中佔有強勢地位的富人階層擁有著更多的話語權,人都有自私的天性,假如不加以控制,這種「遊戲規則」自然會變得越來越有利於富人。終有一天,老是「輸」的窮人不願意再玩下去了,那麼「規則」也會被顛覆,「遊戲」自然就破產了,富人的既得利益當然也就無從保留。看看乒乓球、羽毛球規則這些年來的頻繁改變,就是為了防止出現一家獨贏、大家都沒有指望既而退出遊戲的局面。
1 ?+ a9 P1 m; t( ^0 r. H/ N/ z* H* i2 ^/ I2 T+ m
富人越來越有修養,越來越有貴族氣質當然沒有什麼不好;可窮人假如越來越粗魯、越來越暴力、越來越……這其中也有富人的責任。分析一下窮人為什麼願意用吵架、鬥狠去爭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像富人那樣通過法律途徑爭取?「社會資源」的差異決定了窮人用不起法律手段,或者用起來效果遠不如富人,於是他們不得已選擇了「粗野」、「鬥狠」這些他們覺得更有效的方式。窮人被我爺爺吠為什麼生氣而富人不生氣?這是因為窮人長期受壓抑被輕視產生了自卑感,覺得「我爺爺眼看人低」,而富人的自信心不至於認為我爺爺會看不起他…… * a- |0 c( Z) [+ K9 h
: v: y4 q& ^ H" ^3 @' w1 D
「先富帶動後富」,這看起來像是一句不太可能實現的政治口號,實際上卻是富人必須完成的使命,為了社會更是為了他們自己。假如窮人的「形狀」變得越來越壞,社會的和諧必將受到威脅。社會不和諧,所謂「遊戲規則」早晚會成為玩不下去的規則,最大的受害者很可能還是正在得到利益的富人階層。 9 X4 J7 ~5 k" J6 E
" g( H9 l! `2 R8 ^% S+ p( B你是窮人還是富人? + \! E" K2 C+ \# `9 M
+ N5 T2 G& a3 c2 n0 Z下面是剛頒布的《中國貧富標準線》,看看我們生活在哪個層次? 5 D9 o+ E( D6 Q s; _- P
# I# H+ B; Z+ x. W- R/ \+ G$ h; |
超級大富豪:年收入在5000萬以上 9 d% J& C# M/ x# Y/ C3 f* K; S
, f# x9 P. R2 K# Z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萬
, d9 n+ z; R* E4 V4 g
$ K8 ]8 m% W# k, c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萬之間 , `' F6 c% M) Q) a, h" b
4 A0 a7 S. s$ ]5 t5 O: M3 [7 z3 x富人:年收入在100—300萬之間
) j1 l+ m% p% h0 ?* h9 h+ L) h) `0 f) A$ D; \3 D. {. v1 l/ z6 O
高產者:年收入在30—100萬之間
1 z; f' a/ J" d4 h& B: G
2 f* i1 h; L! L; x, V3 |) l3 [7 H中產者:年收入在15—30萬之間 9 P. i2 }* M+ {& Q
/ c4 H$ x# v/ G低產者:年收入在8—15萬之間 & H, Q9 m3 w7 N& H) {" c, j" R: V& G
8 J: Q0 {" f6 Q% C
窮 人:年收入在3—8萬之間 * D% H* G' V3 w5 k$ c5 O
$ @5 e: {. f) X2 R6 v
很窮的人:年收入在1—3萬之間 + _2 C0 W' r; |. w+ c
' M: j$ _" U4 f) k O; d. g非常窮的窮人:年收入在5千—1萬之間 - b0 s# W6 d+ L0 b) C( f( W5 n' l
* w; m4 t1 I8 e( s
窮得沒衣服穿的人:年收入在1千—5千之間 2 q, O& S. g( J- z) i$ `5 c Z' x2 I1 s
4 Y+ J/ r' ]0 P) K/ z! f! o/ Q& W
窮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窮人:年收入在100 —1000元之間
4 N% L* j) Z5 p* R' r0 Y
, S f/ K! E9 b7 w/ u" T E6 A窮得幾乎要死的窮人:年收入在30—100元之間 6 R+ a3 y6 j5 c: ]+ w6 J
8 s b; H* c- S8 B6 ]# q0 @
死路一條的窮人:年收入在30元以下
A6 M8 \1 W) H' U
% a1 y r5 E* a7 S. Z4 @======================== ' }- V4 L- r6 p! K' i8 J2 ~
' K) w$ B( w* B; c0 m& i2 b原來我還只是個窮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