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人與日本人的不同特質
. \! \$ a* a0 J4 m6 e$ B7 p: w- h1 U& d5 M E4 T8 Q
無論反種族歧視者如何說道:每個民族都是一樣的平等的,沒有差別,不應受到歧視等等。但是有個事實更改不了,民族之間是有差別的,而且還很大,所以在標題,我使用了「特質」一詞。 ! r" Q: L( j2 R m3 e
! a6 q, y2 Z @; T+ S( k 那麼在東亞為誰是最好民族吵得不可開交的中國和日本,他們的特質又在何處呢?
, }( u: u) ~( m* W e6 n" H* M! T; u$ C o' x* `
不才無聊之餘思考這個問題,還真發現二者在特質上的巨大差別。
4 D* C$ R. k3 {3 M; K' O9 r. e2 r0 L
有人說日本人嗜侵略,中國人不好這口,說這就是差別所在。其實這算不上,特別的本質,含有與生俱來的意思。日本人因為島嶼的渺小而害怕,而緊張,最後導致向外擴張,是後天的東西。中國人是不是不好侵略那?這就要注意在古代主權和現代國家主權的含義大不同,在戰國時代,各個國家也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攻擊。所以有人說中國人好欺負,太理性。我認為理性是有的,但並不好欺負。
* m$ p& ~4 c) {' O. `% v( X0 @6 Z( J7 Q- d
那麼什麼地方有巨大差別那?我先舉個例子。日本光榮公司開發的兩款標誌性遊戲:《太閣立志傳》和《三國誌》系列,大致都是說在那種亂世的背景下,一個人如何從底層開始逐步做到統一天下的。看上去好像除了國家人物不同,玩的內容差不多。但是有個明顯的差異不知道玩家們注意沒?就是皇帝!相信仔細玩過太閣的人對天皇的不可撼動印象頗深,也覺得不過癮:三國誌裡誰能擁有重兵,就有機會廢舊朝,建立自己的新王朝。再仔細想,發現無論中國的那個朝代,最流行的話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類,說起來就是一個意思:我也有機會做皇帝,皇帝沒什麼了不起。這種思維下誰都想反一反,誰都想坐那寶座,像袁世凱之流在那種時候還忘不了做皇帝過下癮。關鍵詞是兵權,歷史就是誰能把握部隊,誰有武力,誰就可以成為全中國的大頭頭。再來看日本,奇怪的是像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時代出現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豪強確立自己在全國的地位後還是不敢或是從來沒想過去動天皇一下!讓人想起在日本做的調查「誰是最崇拜的人」的第一名永遠都是天皇,日本人真的把皇帝當成天來供奉!
+ U5 Y0 W+ i( l( L5 j
0 B$ O9 v6 a% @/ ^ 說了這麼多,相信有些人看出來了,區別:中國人就算是個普通人,他的內心都是不甘默默無名的,他想做英雄,他每天都會夢想有天能君臨天下。即使在現在的公司裡,大家想的也是有天我要做到總裁的位置,為了這個他會把事情做的很好,同時他害怕別人和他一樣強,成為他成為老大的阻礙,所以總是有人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隊中國人是條蟲」,原因不是別的,就是這種想做英雄想做老大的心態。
) ?; }! ]" _* |- P; U$ M0 k% {2 h& }, c+ K- S0 C
所以自古中國的朝代很多,歷史不好的人都背不下來,因為誰都在盯那寶座那。 3 D8 @1 _9 S! `3 M7 v4 j0 j5 |$ \
0 x, D- l! u3 }- h
對比之下,你會發現日本人真是截然不同的,日本人就像一個大機器裡面的一個零件,他們兢兢業業保證了日本工業這台大機器的高速運轉,他們努力的動力是他們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別人比我好,我崇拜他,向他學習。所以日本人的眾多零件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總是缺少愛做英雄的人物,一旦出現,日本就是不可小覷的。只是日本歷史上這種人太少或是幾乎沒有,他們的太閣秀吉竟然沒有頭腦去打一場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的七年戰爭(具體就不說了,大家自己找史料看)。日本人這種零件心態雖然使他們在電子業上做到很好,但是在二戰時就為缺乏運籌帷幄的人物負出代價。這裡有個比較:紅軍四渡赤水時林彪居然不同意毛澤東的計劃而要奪其指揮權;二戰的時候,日本海軍可以為了上面的命令使出自殺的手段,兢兢業業讓人害怕,卻沒有人提出總的戰略是個大錯誤,如果日本人不是那麼沒有戰略觀的亂開槍,誰都打,也不會在後來缺少資源,舉步為艱。他們是自己特質出賣了他們。 0 F6 s5 w) N5 H
. f. q. E. j' g0 L3 A2 W 最後我想說:那些只看到日本電器的成功而對他們崇拜的人,你們是不是應該多看些書本,仔細思考下日本這個民族,你會發現,日本人永遠只是一堆零件做成的機器,他們沒有領袖,更成為不了東亞的老大。中國人做東西暫時馬虎些,但是中國成千上萬的英雄注定中國是亞洲不變的老大! |
|